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职责管理标准
1.1目标
1.1.1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内容。
1.1.2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1.1.3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签订各层级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责任书,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并定期进行考核。
1.1.4定期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指标及实施计划。
1.2机构和职责
1.2.1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
1.2.2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1.2.3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工作,并转化为具体工作。
1.2.4企业分管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
各级管理人员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
1.3全员参与
1.3.1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
1.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评标准等内容。
1.3.3建立自下而上的全员参与机制,出台全员参与的激励约束制度。
1.3.4建立有从业人员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小组,主动收集从业人员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定期召开会议,推进标准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1.4安全生产投入
1.4.1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明确职责、流程、范围、检查等环节内容。
1.4.2制定包含以下方面内容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站、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火、防爆、防坠落、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和咨询及标准化建设支出;
(5)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6)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4.3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1.4.4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等费用。
1.5安全文化建设
1.5.1按照AQ/T9004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1.6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1.6.1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管理要求等环节内容。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